Skip to content

Our about

與塵世相親的現代桃花源

自日據時代起,南投縣魚池鄉便以出產頂極阿薩姆紅茶聞名國際。二次大戰後,全球紅茶生產過盛,台灣紅茶也受到波及,不僅外銷衰退,內銷市場也因烏龍、包種等綠茶的興起而退居劣勢,眾多茶園紛紛改種,盛極一時的紅茶產業漸趨沒落。 伸出一雙黝黑的手,許堂坤相當自豪地展示著與茶為伍的歷史痕跡。

七十多歲世居南投縣魚池鄉的許堂坤,從小就跟著父親種茶。「誰叫我小時候在茶園玩慣了,所以國小一畢業,就吵著要學做茶!」種茶生涯,他一過就是五十年。日據時期,「香茶巷40號」的現址為一大型紅茶製茶廠,經過戰火蹂躪,原先上千坪的製茶廠僅存斷垣殘壁,幸而一旁的製茶廠宿舍尚稱完整。 

擁有五十年種茶歷史、四十年製茶經驗的許堂坤,在紅茶沒落後,也跟著周遭的人改種烏龍茶。直到驚天動地的九二一大地震,讓原先熟悉的一切隨之改觀。九二一之後,政府為遭受嚴重震災的魚池鄉,規劃了復興地方產業的計劃,希望重振紅茶重鎮的昔日雄風。

 沿著屋旁的坡道,蟲嗚鳥叫伴著涼爽的清風陣陣襲來,一株株十多年以上、枝繁葉茂的茶樹充滿生命力,盡情地向天空伸展。其中原先種植在這塊土地上的阿薩姆老茶樹、台灣山茶,再加上來自茶業改良場的台茶十八號、台茶八號,各自生長、好不熱鬧。地勢逐漸上升的茶園,在面前緩緩開展。茶園旁一間通風良好的遮雨棚內,堆滿了許堂坤自各處購來的有機肥,這些花生殼、米糠、雞屎等材料再混合糖醋液,就可調製出營養豐富的有機肥。許多細節他都不假別人之手,堅持用最大的心力,細心地守護著這塊生於斯、長於斯的土地。

一步一腳印的有機之路

許堂坤堅持有機栽種,除了農糧署、農會等單位的協助外,他的兩個兒子許志鵬與許志賢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。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向來與父母親無話不談的兩個兒子,給予許堂坤走在有機這條路上最充份的支持與鼓勵。 一九七六年,這塊農地仍是柑橘樹、小葉烏龍與大葉紅茶雜亂栽種的景致。當時許家以銷售柑橘為主,自日據時代以來的幾株茶樹不是任其自由發展,就是做為固定柑橘樹的地樁,種茶與製茶成了許堂坤農閒時的嗜好以及和好友相聚時的私房飲品。但他製茶的好手藝,使得他的茶不曾寂寞,由他產製的烏龍茶不僅在親友間廣獲好評,也陸續得了不少獎項。直至一九八九年,柑橘價格大跌,專心經營茶樹的決心,悄悄地在許堂坤的心中發芽。 「柑橘的害蟲多,平均每三周就要噴一次藥,用量又多、味道又臭的農藥,即便帶了口罩,都深深地感覺到這對身體、對自然環境都是後患無窮的傷害!」在親身感受到農藥的壞處後,許志鵬開始在心中擘畫起和父親聯手改變現狀的構想。 為了使茶園有更長遠的發展,許堂坤開始將混雜在田地裡的石子,一塊塊地撿拾、蒐集起來,而後再用心地堆砌成區塊與區塊間的駁坎,一片天然的緩坡,就在他手上一點一滴成為劃分完整的田地。 除此之外,許堂坤對於農業相關訊息的吸收也是求知若渴。他曾代表產銷班去台中開會,不僅讓他認識了有機的概念,同時也給了他經營茶園的新方向。會議中,一位中興大學的教授鼓勵所有與會者,希望大家能開始朝向有機的方式栽種,並致力發展有機農業,最好是能在十年內完成這個理想。教授出於肺腑的一席話深深地影響了他。返家之後,他一面將會中聽到的訊息分享給該產銷班的農友,一面對自家茶園的規劃有了更篤定的構想。 一九九二年,甫退伍的許志鵬趁著找工作前的空檔,開始積極地與父親一同規劃茶園內的作物。諸如茶種的區隔、間距的選取、排水系統的規劃、器械進入的方便性等等,都在父子倆的熱烈討論下,逐一實踐。為了就近協助父親,他與弟弟許志賢都選擇在台中的工作,一到假日便返家幫忙。然而,吃慣了農藥與化肥的土地要在一時之間轉變體質,可沒那麼容易。那時為了專心經營茶園,父子倆向茶葉改良場申請了兩萬株茶苗,在近乎貧瘠的土地上種了一個月後,存活率不到三成。幸而許堂坤夫妻倆平日生活儉樸,加上兒子們皆有穩定的收入,家中經濟無虞。許堂坤索性透過大面積的休耕,以無比的耐心等待著這塊土地一點一滴地恢復元氣。這樣的等待,直到現在仍舊持續著。

昂然於風雨中的翠綠

「這整片五甲的地,我只種了最中間的一甲,其餘的則當做保護有機的隔離帶。這種自己就可以保護自己的環境,也是我種植有機紅茶可以走得比較穩當的原因之一。」與茶園鄰近的土地不是處於廢耕狀態的林地,就是坡度較高、地權歸屬林務局的天然林。四周環境對這塊有機茶園形成的屏障可說是層層防護、滴水不漏。 指著茶園最下方幾株種植間距大、瘦瘦小小的茶株,許堂坤說:「由於不使用化肥、除草劑,所以茶株的生長相當緩慢,但這其實是件好事,表示它吸收的養份,可使根部更加茁壯。」澆水、鬆土、施有機肥……種種辛勤付出的努力,雖然一時看不見成果,但他呵護茶樹的用心卻一點也不少。正因為把茶樹當成家人在看顧,所以很多人做不起來的有機茶,他的收成卻可以比人家多一、二次,原因就在於他不怕茶樹多吃。「它要水我就給它水、要肥我就給它肥!」許堂坤看著這片茶園的眼神,就像期待稚齡的孩子好好成長一般。 「用化肥當然會長得比較快,但吸收的養份大多跑到葉子;有機的方式雖然慢,不過一旦根、莖的生長基礎打好了……」許堂坤神秘地笑了一下「這棵茶樹就是真正屬於這塊土地了!」 即便父子倆對茶園的規劃是緩慢而長久的,然而,並非所有的事都只在遠遠的未來等待著許家人。這片茶園在近半年幾次強烈的風災、雨災中,充分展現了堅強的實力。茶樹的根深,不怕狂風摧折;駁坎與梯田的地形,使土石堅穩;過多的雨水經排水坡道,自甕狀地形的入口流洩而出。過去點點滴滴的努力,終於在大自然的劇烈變動中通過了考驗。

與土地連結的生命脈動

「我很希望這片茶園能夠發揮教育以及示範的作用,讓更多人能夠瞭解有機產品以及有機環境的重要,這樣才是長久經營之計!」許堂坤一面泡著香氣四溢的茶、一面興致高昂地述說著未來的遠景。 除了泡茶處寬闊的解說空間外,庭前一塊專為來訪遊客製茶DIY的區域,以及門口四株以名牌標示,分別為台茶八號阿薩姆紅茶、台茶十八號紅玉紅茶、阿薩姆紅茶以及原生種台灣山茶等使人判別樹種一目了然的構思,讓許家人在推廣有機理念以及讓遊客親身體驗、互動等教育上所花費的心思,在整個香山農場中處處可見,就連屋外一間美輪美奐的洗石子屋,都優雅得讓人認不出是洗手間。這些建材加施工,前後共斥資百萬的設備,都是許志鵬為了使更多遊客到此能夠留下舒適、清爽的印象而用心的規劃。 從事公共工程的許志鵬,藉由工作的關係,經常接觸有機產業的資訊,為了更深入地協助父親,他陸續參加許多相關的課程及研習。「與父親相比,我們兄弟是藉由科學的角度去認識有機、接受有機;但是,父親卻是透過深愛這片耕耘了近五十年的土地,親身體驗到唯有『有機』,才是能和土地長久相繫的方式。」現在,父子三人更以分工合作的方式,聯手為茶園的未來而努力。許堂坤談理念、聊心得,透過實做和觀察茶樹的反應,決定耕作事宜;兒子們則負責歸納整理與文字、宣傳、包裝、行銷等相關的工作,父子各自發揮所長,將「香茶巷40號」的歷史留下清楚的足跡。 二○○八年十二月,「香茶巷40號」紅茶通過MOA有機驗證。許志鵬特地將在這批甫通過驗證的五十斤紅茶與里仁的消費者共享,這樣的喜悅透由茶香,飄進每一個支持有機者的心中。 抓一把紅茶,放入壺中,沖入熱水,條型的茶葉慢慢舒展,芬芳的茶香隨著琥珀色的茶湯緩緩溢出。啜一口茶,香氣遍灑周身,氣味與舒潤香甜的口感在齒頰間流連不散。經過多次沖泡依舊保有醇厚風味的紅茶,不僅散發出令味蕾難以忘懷的甜蜜,更蘊含著許堂坤與土地緊密相連的生命脈動,心動的滋味,久久難忘。

文章撰寫:里仁有機 稚寧